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玩蛇怪

首页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嫡女归来夫君请接嫁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抗战之杀敌就爆装血脉撒满世界民国神医:从诊治上海滩大佬开始抗战:打造重装合成旅,决战淞沪是篮球之神啊无限电影世界掠夺被废太子之位,反手灭了父皇的国虚构三国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玩蛇怪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全文阅读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txt下载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二百五十一章 庆历新政第一轮风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b>庆历元年七月,第一批考核报告就送入了汴梁。

考成法的新政是在二月份颁布,由于朝廷给了适应期,于五月下旬各地州府、路府以及御史衙门开始进行核查。

整个核查的流程是这样,中央朝廷那边,每个衙门都有三本簿籍,其中一本登记本衙门的事务作为底册,将一些没有必要考察的公事进行剔除,放在本部门的检法案。

本部门内部督查并非后世才有,古代就存在。如三司各司当中都设有检法案,负责本部门的纪律、督查、以及审问,甚至还有审判和裁决的权力。

检法案会监督本部门的人员看是否完成了任务,完成一件手里的簿籍就划掉一件,没能按时完成的就交给御史台那边进行处理。

然后再造两本一模一样的簿籍,第二本放在御史台负责这个部门的御史手中,与本部门的检法案进行核对。

今年开始,除了新政以外,御史台也进行了更别。每个部门有专门懂这方面知识的御史参与,如财政御史、教育御史、工程御史、军事御史、审官御史、屯田御史、巡查御史等等。

如果某个部门,比如财政部的内部考察出了问题,负责财政部的财政御史就会将情况如实上报给政制院,政制院再给相应没有完成任务的官员进行处罚。

至于最后一本簿籍自然是放在政制院,以备政制院的人随时抽查。如此形成了随事考成的制度,一件事一考成,一个月一考成。

地方上则不同。

虽然也是三本簿籍,但少了内部纠察,却多了外部监督。

比如一个县的三本簿籍,一个是在本地县衙里,一个是在上级州府衙门,最后一个则是在地方御史司。

一县之地的工作要向州府汇报,向地方御史司负责。州府衙门的工作向路府汇报,同样也要向地方御史司负责。路一级则是向朝廷汇报,向朝廷御史台负责。

这就意味着路一级基本上是与地方御史司共同核查,互相监督,互相协作,对下级的州、县等部门进行审核,最后再统一向朝廷那边汇报。

但核查速度肯定没那么快。

州府、路府以及各地御史层层调查、层层上报,来回车马,再在当地实地考察,至少也得一个多月才能查清楚,然后再把结果送到汴梁。

等到汴梁那边对官员的政绩考察结束,基本上也就到了八月份,然后六月份的报告又上来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古代交通不便,汴梁周边区域以及运河沿线都还算好的,像广东、广西、福建、贵州、江西、四川、陕西、甘肃、山西这样离河南远的,能一个月送到都算是不错了。

不过范仲淹也考虑到了这一点,路一级的官员往往都是朝廷派巡视官员去核查,而偏远路的下级州府、县府,路一级的衙门与御史司可以自行处理。

比如说广西路邕州,也就是后世的南宁市,离开封府两千公里,正常情况下除非是八百里加急,否则普通公文输送往往要一月以上。

这一来一回那不扯淡吗?

所以本地县一级的事务,路一级的安抚司、转运司、刑狱司、常平司、御史司就能做决断。实在决断不了才会上报,然后再把几个月的事情汇总,过一段时间报一次。

而且这五监司都有向政制院汇报的权力,地方上还有皇城司,皇城司在路一级同样有镇抚所,镇抚使也负责督查、监督等事务。

因此除非一路包括所有御史、皇城司的人全都叛变成了贪官污吏。否则正常情况下,一路的高级官员是能够做到互相监督,对下级部门进行严厉考察,不至于因交通问题出现什么岔子。

等到了七月份,庆历新政就已经初现成效。

五月下旬考察,汴梁各个部门的内部衙署到六月上旬就出了结果,第一批被处置的官员达到了七百多人。

其中有四百多人居然是贪官污吏,赵骏查贪腐的漏网之鱼。

这些人怎么落网的呢?

很简单。

对账目就是了。

公款亏空,如何填账?

要么造假账,要么想办法补上。

及时补上来兴许能瞒天过海,可造假账就难了。

因为以前的官员人浮于事,一来对贪污司空见惯,二来懒得落实政策,一件事情的跟进和了解几近于无。

考成法下,御史和各衙署的纠察人员就得刨根问底,比如你这账目里哪些不对劲,购买了哪些东西,为什么没看到,钱都去哪了,一查保准能查出问题来。

结果就是大量贪官污吏落马,这还只是贪官,吏员就更多了。当时全国的吏员数量在五十万以上,宋真宗曾经一次就裁汰亢吏十九万余人。

而光汴梁京城衙门的吏员数量能达到三四万,不搞贪污受贿的怕是没几个。

除了开封府和皇城司居然算是比较清廉的以外,其余五十多个部门,就没查出几个干净的吏员。

要知道汴梁的京官才四千多人,这一下查出四百多贪官污吏,差不多十分之一。

吏员就更夸张,有问题的怕是好几万人。

其余三百多个有问题的官员只是没有按时完成任务,最多也就是罚俸或者记处分,严重一点也就是降职。

而这些贪官污吏可就要被抓去坐牢。

一时间朝堂上都炸开了锅。

不是震惊于开封府下居然藏污纳垢有那么多贪官污吏,而是震惊于波及范围那么大,这可如何是好。

于是百官们纷纷上书,请求停止考成法。

原因很简单。

这四百多名贪官先不论,数万吏员可就是个大问题。

一旦把这些人处理掉,朝廷不仅要停摆,恐怕整个汴梁都要引起巨大范围的骚动。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全汴梁吏员罢工。

如景佑三年正月,诏御史中丞杜衍沙汰三司吏。吏疑衍建言。己亥,三司吏五百余人诣宰相第喧哗,又诣衍第垢,乱挪瓦砾”。

也就是说,景佑三年,皇帝命御史中丞杜衍负责裁减三司吏员。

这些吏员怀疑这事是杜衍向皇帝建议的,十分愤怒,五百多个吏员先集体跑到吕夷简、王曾等宰相府去闹事,然后又跑到御史中丞杜衍家门口破口大骂,乱扔瓦块石头,进行抗议。

只是裁撤五百人就闹得够呛了,更别说现在数万人。

不过好在范仲淹和赵骏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早在今年五月就有新法规实施,规定汴梁的吏员将成为公职人员,享受中等禁军待遇,也就是年入三十贯,月俸约二点五贯。

这个工资谈不上高,因为当时民间雇工价格大概在每日50-100文之间,码头当搬运工人一天能赚二三百文,一个月下来都能挣四五贯钱。

但吏员也有其它福利,如补贴、津职、餐补等等,换算下来一个月差不多也有三四贯,养活一家老小不是问题。

范仲淹宣布以前他们没有工资,没有收入来源,被迫索贿纳贿,可以既往不咎,但新法规定后,若再有向百姓索贿要贿,各衙门吃拿卡要着,一律问罪。

朝廷这次核查,在新法规出来之前的免罪,新法规出来之后还继续搞事者,一律开除公籍,罪行严重者甚至要下狱问罪。

这下就把汴梁原本波及到数万吏员,缩减到了五月份新法规出来后,依旧犯事的几千名吏员身上。

饶是如此,反对考成法的人依旧络绎不绝,阻力开始越来越大。

没有贪污的觉得考成法让他们累得要死,以前当官喝喝茶,吃吃饭,狎狎妓,一天就过去了,每个月还能领超过百贯的工资,生活爽歪歪。

现在虽然工资只有五品往上到高级官员被砍了,五品往下的中下级官员倒是依旧维持原来的高工资水平。

可架不住这个卷法啊。

贪污了的就更加惶恐不安,没想到这考成法如此严厉,让他们无所遁形,想贪污都没机会。

一时间大家纷纷趁着这次风波,以各种理由反对考成法的继续实施。

然而主持新政的范仲淹丝毫没有退让。

给他底气的不是赵骏,而是现在国库确实很有钱。

历史上朝廷打了几年西夏战争,又和辽国签庆历增币,闹得财政亏空,赤字严重。

但这次不仅打仗时间很短,两年之内速战速决,而且准备得也更充分。

首先是赵骏全国巡视,查了很多贪官污吏,为国库贡献了上千万贯的钱财。

其次是交子铺经过几年发展,已经在全国主要商业城市进行扩张。

如洛阳、福州、江宁(南京)、长安、广州、杭州、江陵、明州(宁波)、泉州、密州(青岛)等地开办,往交子铺存的钱都已经数千万贯了。

还有国企改革之后,把大量的国有资产卖给私人商贩,所获数千万贯,并且国营入股,每年还有大量的分红。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从去年年底朝廷与日本签署贸易,到如今大半年过去,宋日贸易额已经达到了一千多万贯,贸易量还在持续增加。

当时海运有巨大风险,困难重重,税率较低,只有10%,所以宋日贸易额在一年内暴涨了大概三到四倍,光税收就达到了一百多万贯,朝廷收上来的是银子,约一百余万两银。

看着不多,但这已经是巨大进步。

宋朝主要外贸收入是广州和泉州,《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记载:“绍兴三十二年,泉、广两市舶司舶税净收入增至二百万缗。”

也就是广州和泉州的税收每年是二百万贯,贸易额大概在两千万贯以上。跟日本那边则主要是以宋朝进口硫磺和铜为主,且日本闭关锁国,双方在南宋之前的贸易额度都不算大。

现在直接暴涨那么多,再加上其它州市舶司,还有陆地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辽宋贸易,每年税收加起来得上千万贯,极大地弥补了财政的亏空。

所以在这么多增加收入的情况下,随着这几年一边打仗一边收税,大宋的国库盈余不减反增,不仅填平了以前的财政亏空,现在国库里还有七八千万贯的存余,相当于大半年财政收入了。

并且随着马上夏税收上来,国库在今年可能有一亿多贯,再加上秋税,减掉一年开支,剩个几千万贯不成问题。

有了钱之后就能给汴梁的吏员发工资,整顿好汴梁的吏治,将来在全大宋实行两税制度,分地税和国税,开始全国官吏分治,吏员纳入公职,享受国家工资,并且还有举茂才,考官员的上升通道,这将极大鼓励吏员努力工作。

因此在种种条件下,范仲淹有底气把改革进行到底,哪怕第一轮考核已经触及到了很多人的利益,查出了不少贪官污吏,他也屹立于朝堂之上,与诸多同僚唇枪舌剑,坚决不肯罢休!

这一次政制院站在了范仲淹这边,与诸部的很多官员进行了对抗,赵祯也顶住了压力,表示对这些贪官污吏严惩不贷。

只是双方扯皮、争论,浪费了大量时间。

以至于这四百多名贪官污吏都还只是暂时解除了职务,都没有下狱问罪,结果到八月份,汴梁周围地方上又查出了诸多问题,闹得沸沸扬扬。

这下不仅是汴梁大部分京官反对了,周围地方上的官吏也都纷纷向朝廷上书请求停止考成法。

闹出的动静,波及的范围比历史上庆历新政还大。

毕竟历史上庆历新政针对的只是官场八九成官员,对那些进士出身的进行考核,对门荫入仕的大范围裁撤。

而这一次涉及到的是全天下官员的考核,谁都希望日子过得舒服一点,不想那么卷下去。

所以哪怕不是贪官污吏,也想继续维持以前舒坦的生活。

然而老范态度坚决,不肯退让。

即便朝堂上下反对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他也坚决督促各部检法处和御史台继续考成。

双方拉扯,时间就这样来到了庆历元年十月,新法实施的八个月后。

这一日御史中丞郑戬脸色严肃地坐在御史台衙署当中。

他的身边站着余靖、尹洙、欧阳修、蔡襄、李紘、王质、王洙、王素、杨察、赵拚、陈希亮等二十多个御史台中坚力量。

其中他的左右手侍御史蔡襄和尹洙脸色更是非常难看。

因为刚刚,御史台查到了一件大案,涉及到了财政部尚书程琳,宰相吕夷简、盛度!

蔡襄和尹洙是范仲淹的人,而吕夷简和盛度现在正在支持范仲淹改革。

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涉及到了他们的案子,很有可能让吕夷简和盛度改变对范仲淹的支持态度。

一旦如此,那就出大事了。

然而此时他们却无可奈何,因为此事是郑戬发现,他铁面无私,这次又召集诸多同僚直接议事,就是要把事情给定性。

就听到郑戬环顾四周,沉声说道:“如此大的案子,御史台责无旁贷,你们说说怎么办吧。”

赵拚立即说道:“御史台如今承担着监管天下官员的职责,且知院三令五申,说要依法治国、依法办事。如果此事因为涉及到宰相和尚书就退缩,御史台威严何在,法制何在?”

欧阳修没有想明白其中关节,亦是嚷嚷道:“下官以为就该法办!别说只是涉及到了宰相之子,就算是宰相本人,亦是决不能逃脱罪责!”

蔡襄和尹洙当时就差点没给欧阳修来一拳。

这个猪队友。

他也不想想,现在范仲淹能推动改革,全靠政制院在背后支持。

如果因为这件事让范仲淹在政制院不能立足,那新政该怎么办,以后朝廷的改制又该怎么办?

但这种时候他们俩也无奈。

毕竟郑戬不是私下跟他们说,就意味着此事只能捅出去,所以他们只好默然不语。

他们不说话,其余人却对赵拚和欧阳修纷纷表示支持。

王素毫不迟疑:“必须法办。”

杨察说道:“新政下达,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我等御史台肩负使命,岂能徇私枉法?”

陈希亮道:“此案也能给天下官员提个醒,就算是各部尚书及宰相,亦不能逃脱罪责,下官觉得,只有如此才能维护知院常说的法治精神!”

“好!”

郑戬看到手下范党和赵党都支持,便拍案道:“那就这样办,随我去拿人!”

当下在郑戬的带领下,召集御史台公署衙吏,浩浩荡荡,直奔吕府!

(本章完)

<\/b>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CC读书(m.ccdushu.com)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精灵:智爷重生,从神奥联盟夺冠咸鱼他上加速综艺后爆红了绝代风华美人师兄和他的跟班师弟什么,这个清冷上将就是我老婆都市修仙从摆摊开始和总裁大人借了个种鸢尾叹:阁楼上的人皮新娘爆!花瓶她开挂了离婚后,夫人又把顾总撩哭了超市风云:美女老板娘的非凡日常穿成七零大队长闺女,她要致富星际:穿成男团爱豆大佬哐哐撞墙舔狗四年,我不舔了校花急了?父母双王!开局缔结超梦契约重瞳开天:开局融合仙凰女帝柯南之柯学捡魂高考落榜,我靠捕鱼走向人生巅峰诸天:我有一座万界神殿穿成炮灰白月光,攻略了男主他哥清冷美人下山摆摊,打赏千亿!
经典收藏大秦:我,公子扶苏,新一代祖龙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诸天大唐,从玄武门开始【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超神全能兵王百里骨生花东铎王朝三国:我乃马幼常三国:我是曹操外孙阎王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红楼之纵横四海落魄秀才,开局自毁前程宋士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大秦:狱友扶苏,拜我当帝师!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萌后不乖,帝要掀桌重生之大鄫皇子
最近更新五代十国之铁马骝史上最强八皇子人在大秦,为所欲为龙符令武松日记剧透大隋,我有一个争霸天下系统手机连大明,开局吓懵朱元璋召唤系统:我以大汉铁骑霸天下抗战:从成为上海滩大亨开始两界当倒爷,皇帝找我借钱打仗密谋造反二十年,皇帝以为我在摆烂我在三国有座城手持玉玺,谁惹砸谁,老朱麻了三国:投奔刘备,反手截胡糜夫人异界:从小兵开始崛起皇极降世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最强藩王造反,老朱喜当太上皇!误穿红楼丫鬟我来收我在幕末从新选组开始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玩蛇怪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txt下载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最新章节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