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在李总司令和国府宣传机构的全力推动下。
《中a央日报》、《大公报》、《申报》……
全国各大报纸,都在头版头条,用最醒目的标题,刊登了峄城大捷的消息!
**“国军精锐351旅,峄城城外痛歼日寇!”**
**“奇迹!刘文锋将军率部主动反击,击溃板垣等两大师团!”**
**“神秘装甲部队显神威,日寇坦克不堪一击!”**
**“不到两小时毙伤敌五千,创抗战以来最大歼敌记录!”**
**“犯我龙国者,虽远必诛!扬我国威,壮我军魂!”**
一条条激动人心的标题,配上战地记者模糊却依然能看出激烈战况的照片。
虽然未必是峄城现场,但报社总有办法。
而这一条条的报道,瞬间点燃了整个龙国!
从陪都渝城,到孤岛淞沪,再到沦陷区的北平、金陵……
无数的报纸被抢购一空!
茶馆里,街道上,工厂里,学校里……
到处都是议论纷纷的人群。
“号外!号外!峄城大捷!咱们打了大胜仗了!”
“真的假的?打赢了板垣征四郎?”
“报纸上都登了!还能有假?刘文锋将军的351旅,把鬼子打得屁滚尿流!”
“听说刘将军用了新式坦克!比鬼子的厉害多了!”
“真的?!咱们也有坦克了?!”
“那可不!报纸上写了,叫什么……装甲部队!一冲上去,鬼子就垮了!”
“太好了!太好了!苍天有眼啊!”
“刘将军真是咱们龙国的战神!”
“对!战神!杀光那些狗娘养的小鬼子!”
压抑了太久的民族情绪,在这一刻,如同火山般喷发出来。
无数百姓热泪盈眶,奔走相告。
胜利的消息,像一股暖流,驱散了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霾。
刘文锋这个名字,和他那支战功赫赫的351旅,成为了希望的象征。
人们一遍又一遍地念着这个名字,仿佛这样就能汲取到力量。
之前因为刘文锋杀俘事件而产生的些许争议,此刻早已被巨大的胜利喜悦所淹没。
在国家危亡,民族存亡的关头,没有什么比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更能凝聚人心!
“刘将军威武!”
“351旅威武!”
“中华必胜!”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响彻在龙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无数双期盼的目光,穿越了千山万水,汇聚到了小小的峄城。
他们期盼着,这位横空出世的年轻将军,能够带领龙国军队,打跑侵略者,光复河山!
……
淞沪,租界。
一家不起眼的咖啡馆内,几个穿着长衫,戴着礼帽的男人,正围坐在一张桌子旁,低声交谈。
桌子上,摊开着一份《申报》。
头版那巨大的标题,格外引人注目。
“真没想到……刘文锋居然真的做到了……”一个中年男人放下咖啡杯,语气中带着难以置信的感慨。
“是啊,以一个旅硬撼日军两个师团主力,还打赢了……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旁边一个戴眼镜的男子推了推眼镜,眼神复杂。
“关键是,他动用了装甲部队!我们之前的情报,只知道他装备精良,没想到……”
“这刘文锋,藏得可真深啊!”
“现在全国都在传颂他的名字,渝城那边,恐怕要坐不住了吧?”
“哼,某些人,当初可是想方设法要整垮刘文锋,现在看到人家立下如此大功,不知是何感想?”中年男人冷笑一声。
“管他们怎么想!只要能打鬼子,就是好样的!”另一个一直沉默的男子,猛地一拍桌子,低吼道。
“刘将军这一仗,打出了我们中国人的威风!打掉了小鬼子的嚣张气焰!”
“说得对!痛快!真是痛快!”
咖啡馆里,类似的议论声,在各个角落响起。
即使身处沦陷区的边缘,胜利的消息,依然让这些心系国运的人们,感到无比的振奋和鼓舞。
……
北平,一座幽静的四合院内。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正拿着放大镜,仔细阅读着一份偷偷传进来的报纸。
当他看到“峄城大捷”、“毙伤日寇五千”等字样时,拿着放大镜的手,都忍不住微微颤抖起来。
“好……好啊……”老者喃喃自语,浑浊的眼中,泛起了泪光。
“我中华,后继有人!后继有人啊!”
他放下报纸,走到窗前,望着灰蒙蒙的天空,仿佛看到了希望的光芒。
……
金陵,这座饱受日寇蹂躏的城市。
残存的百姓,在日军的铁蹄下艰难求生。
然而,峄城大捷的消息,还是通过各种隐秘的渠道,悄悄地流传开来。
在一个破败的角落,几个衣衫褴褛的汉子,围在一起,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听说了吗?徐州那边,咱们打了大胜仗!”
“刘将军!是刘文锋将军!他带着兵,把小鬼子打惨了!”
“真的?杀了多少鬼子?”
“报纸上说,杀了五千多!”
“五千多!老天爷!这是真的吗?”
“千真万确!听说刘将军有铁甲车!比鬼子的还厉害!”
“铁甲车……”
“要是……要是刘将军能打回金陵就好了……”一个汉子声音哽咽,想起了惨死的亲人。
“会的!一定会的!”另一个汉子用力点头,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
“刘将军杀了那么多鬼子,早晚有一天,他会打回来的!替我们报仇!”
希望,如同黑暗中的火种,在这些饱受苦难的人们心中,悄然点燃。
刘文锋的名字,成为了他们咬牙坚持下去的动力。
……
全国上下,因为峄城的一场大胜,而陷入了巨大的狂欢和激动之中。
刘文锋,这位年轻的少将旅长,一夜之间,成为了万众瞩目的民族英雄。
他的名字,他的事迹,他的351旅,成为了报纸上、广播里、人们口中谈论最多的话题。
无数的赞誉、敬佩、期望,如同潮水般涌向他。
甚至有人开始将他与历史上的名将相提并论,称他为“抗日战神”、“国之干城”。
然而,身处风暴中心的刘文锋,对此却似乎一无所知,或者说,毫不在意。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CC读书(m.ccdushu.com)抗战:开局旅长,带云龙混成元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