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刚隐隐有不爽的感觉,就算没在部队内,作为团级干部,也是要严格要求自己的。
团长在外,怎么能喝酒呢?
喝酒误事!
往大了说是目无法纪,这样的人还怎么带队伍,容易把部队带歪了。
往小了说,个人作风有问题,也需要好好批评,认真改正。
李云龙呢,也觉得这小子是小题大做,喝点酒就影响打仗了?喝点酒就上纲上线了?
这群文化分子只会动脑筋收拾自己人,真有本事上前线杀鬼子。
扯淡!
丁伟打了个圆场,表面上批评李云龙:“老李,赵团长说的对,咱们都是带队的团长,要严格约束。”
“赵团长别介意,老李是泥腿子出身,回头我多说他,带他一起进步。”
赵刚脸色稍微缓和,挤出笑容。
“两位都是革命的前辈,有很多值得我赵刚学习的地方,这样吧,少饮两杯,我让人拿半瓶过来。”
“半瓶酒,还不够我塞牙缝呢。”
李云龙手肘压在桌子上,歪着脑袋,斜眼看赵刚。
兀自发一发牢骚气。
上了酒,吃了菜。
赵刚把筷子放下,提及了联手反攻县城的事情,不知道两位团长什么意思。
“好啊,反攻县城,吃掉这伙日伪军,我早就有这个想法。”
丁伟第一个赞同,把扎根在晋西北的三根钉子给拔了,根据地连成一片,更有利于部队开展工作。
“老李,你觉得呢?”
李云龙拽的二五八万的,“我觉得?我觉得也挺好,但联合作战这件事,不太靠谱。”
“打县城据点,独立团一个就行了,我李云龙独来独往惯了,没有跟外人合作的习惯。
联合作战怎么指挥?谁来指挥?是你丁伟指挥,还是我李云龙指挥?总要说清楚对吧。”
不是?
咋就不能是赵刚指挥呢?
一句话把卫国团给扒拉出去了。
这就是老油条,脸皮厚,不要脸,远不是赵刚能hold住的。
“老李,这就不对了,三个团联合作战,肯定是商量着来。”
“嘿嘿,你瞧我,喝点酒说话也没个把门的,忘了还有赵团长在。赵团长是文化分子,懂得多,气量也大,不会跟我计较吧?”
李云龙阴阳怪气的说,真有一套。
赵刚再好的涵养,也被气的够呛了,明明是皆大欢喜协同作战的好事儿,也能生一肚子气。
能联合就联合,联合不了,那就各打各的。
要不是为了大事,他才不会跟李云龙这种人坐在一个桌子上吃饭。
本想着三团一起进攻,万一有日军部队来援,也好互相配合打伏击。
彼此之间也有一个照应。较之其他友军部队,赵刚的卫国团显然可以更亲近八路。
明明是好心,却被当成驴肝肺。
脾气再好也受不了。
联合作战的事情谈不下去,还有一件事可以继续谈,但不是跟丁伟和李云龙谈,而是跟他们的旅长谈。
李峰有意让赵刚继续保持身份,与八路联合组建雁北新军,依托现有的卫国团,再组建一个新二团,乃至一个新三团及骑兵团。
雁北新军一共4个团的编制,双方各占两个,各投入干部骨干人员。
所需的装备军械由李峰拿。
上赶着带人组建队伍的目的只有一个,把赵刚给扶持起来。
以赵刚的资历、出身,那都是干干净净没有问题的,以前的组织工作,现在带队作战,在抗战初期做到主力团长,往后两年发展成纵队司令或者政委。
路子可以参考那位水利先生,带一支兵马做大做强后,至少可谋求中将乃至上将军衔。
李峰、周卫国等,都是国军序列出身,日后即便想加进去,也有一个出身问题影响最终的成就。
只需牢牢抓住赵刚这条线,将部队握在手中,日后赵刚提升上去了,也能实现一步登天。
本来将独立团、新一团、卫国团、新二团组成雁北新军挺合适。
可看丁伟、李云龙的情况,赵刚有清晰的自我认知,拿捏不了这两个老油条,还是算了吧。
平安县三团协作无疾而终,赵刚马不停蹄的前往八路旅部,主动上门商议组建新军的问题。
这当然是好事,符合广积粮,缓称王的路线。
暗中发展自己的部队。
借李峰的力,吹他们的风。
只要风口到位,母猪也能上天。
旅部立刻上报消息,并安排孔捷担任新二团的团长职务,与赵刚搭伙,先把两个团给建设起来。
两件事,只做成了一件,赵刚还是抓紧返回朔州汇报一下。
陈勇将他带进指挥部后,李峰正琢磨着突袭鬼子战俘营的大事,见赵刚过来,便暂时停下了思路。
“走吧,去里屋聊。”
“老佟,你们继续考虑,看有没有可行的作战方案。”
李峰拿起茶杯,主动进了里屋办公室,让人给赵刚也倒上。
看他风尘仆仆的样子,一定是从山区马不停蹄的过来的。
“事情只办成了一半,一开始师座说独立团、新一团不好交涉,我还不信。这次跟那两位团长碰了一面,简直是胡闹,碰到了两个……”
赵刚话到这里,忍住了骂人。
他好歹也是知识分子,不可能张口闭口的污秽之词,更不可能骂人。
想了想合适的词,“碰到了两个老兵油子,简直是队伍里的蛀虫,毫无廉耻,毫无羞愧之意,毫无思想觉悟。”
李峰哈哈一笑,能把老好人赵刚气成这样,符合那俩刺头的性格。
军队里嘛,必然是有刺头的。
泥腿子出身很烦条条框框。
又是特殊时期,能打仗,能打胜仗,领导能护住,可以睁一只闭一眼。
“抱歉,师座,我失态了。”
“没事,谈下一件事吧。”
赵刚何止是失态,还有点红温,他手上的卫国团是一手组建起来的,没什么刺头,当然好管理。
日后雁北新军做大,指不定有什么奇奇怪怪的兵,让他赵刚提前见识一下,也算一种成长。
李云龙、丁伟应该属于一等一的刺头,如果能拿捏住这两人,他赵刚必能遇水化龙。
也让这个知识分子看一看,队伍里也不是全部先进分子,理想跟现实总会有差距的。
“组建新二团的问题解决了,安排了孔捷担任团长,已经跟我来朔州了,第一批军械还需要师部支持。”
“一起见一见,军械我让后勤准备好了,稍后你带去领,孔团长觉得如何?”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CC读书(m.ccdushu.com)抗战:晋西北两个李云龙,我不信更新速度全网最快。